1)增大合金液的冷却速度,如尽可能采用冷铁、激冷砂乃至金属型模;2)降低铝液中的氢含量及氧化铝夹杂,如提高液态铝的熔化质量,设置陶瓷过滤网,或增涡直接吊出作浇包用;3)附件不锈钢喷涂铝压铸件将熔化温度控制在750℃以下,并采用尽可能低的浇注温度;4)将铝液的变质剂由易产生针孔缺陷的钠盐变成锑、啼等长效变质剂;5)在化学成分满足ZLlolA型合金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降低镁含量,适当提高硅含量;6)选择含气和夹杂少、冶金质量高的铝锭及其它原材料,回炉料(指废铸件)的加入量也应严格控制在15%以下;7)降低树脂砂型芯和涂料的发气量,如严格将树脂的加入量控制在1.0肠以下,再生砂添加一定比例的新砂等;8)严格控制涂料烘烤温度,水基涂料的烘烤温度由150~1800C提高到180~200℃,烘烤时间不短于h2。烘干后,置放h8以上的型芯应重新烘干;9)采取如底注式、大浇口盆、开放式浇注系统等各种铸造工艺措施,确保金属液平稳充型;10)保证巴中不锈钢喷涂压铸件和砂芯排气畅通,如设置出气冒口,尽量将暗冒口改成明冒口、扎出气孔等。
铝合金铸件压铸与铸件真实接触面积同表观接触面积的比值,是影响焊合发生的关键因素,而此比值受到压铸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压铸过程中,高温金属液与压型型腔表面相接触,将激活型腔表面原子,与之发生相互作用,形成金属键。高温下形成的金属键在冷却凝固过程中保留下来,形成铸件与压型间 的接合面积,即真实接触面积。铝液表面原子与压型型腔表面原子形成金属键,就 克服过程的激活能,因而,只有处于活化状态的原子才能发生相互作用。
1)去除浇道、溢流槽及其毛刺,通常采用冲床冲切。冲切后一般不再手工作业。冲床难以去除时,可用手工去除,但不得引起缺肉和变形。2)产品需精修时,可用砂轮机、砂轮磨光机或抛光机打光,不到位的部位用刮刀、锉刀加以修整。3)压铸件发生变形时,可用专用胎具和设备校正,校正后应需退火或时效处理。2、压铸件的检验。压铸件检验一般由供需双方确定,常规检查项目为:1)化学成分和压铸试样力学性能,应符合/T15115的规定。2)压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铸件图纸,尺寸公差按GB/T6414规定。3)压铸件的外观质量表面光滑不得有裂纹、疏松、气泡和任何穿透性缺陷。4)其他用户需要检验的项目。
铝铸件裂纹的产生原因:1、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有尖角,壁的厚薄变化过于悬殊。如在这种情况下产生裂痕的应改进铸件结构设计,避免尖角,壁厚力求均匀,圆滑过渡。2、砂型退让性不良也会产生裂纹。应采取增大砂型退让性的措施。3、铸型局部过热会导致裂纹 ,应保证铸件各部分同时凝固或顺序凝固,改进浇注系统设计。4、浇注温度过高也会产生裂纹,应适当降低浇注温度。5、自铸型中取出铸件过早会铸件变形时采用热校正法应控制铸型冷却出型时间。6、热处理过热,冷却速度过激后产生裂纹,铸件变形时采用热校正法。正确控制热处理温度,降低淬火冷却速度。
基准面选择要素,压型型腔尺寸检查、铸件划线、机械加工都需要确定基准面。铸件上的外圆、平面、内孔和端面都可以作为基准面。合适的基准面一般由设计、加工和铸造三方面共同商定。选择基准面时一般应考虑下述各点:(1)熔模铸件基准面一般选择非加工面,若选择加工面时,是加工余量较少的面。(2)基准面应选择与待加工面之间有精度要求的面,并尽量使零件的设计基准和加工工艺基准重合。(3)基准面的数目应约束六个自由度,故一般选择三个基面(回转体零件选择二个基面),并力求划线与加工为同一基面。
机械抛光是靠切削去掉产品表面微观凸部,而使产品表面平滑的抛光方法。机械抛光一般常用抛光轮、振动研磨机或其他研磨设备。抛光轮一般用多层帆布、毛毡或皮革叠置而成,两侧用金属圆板夹紧,其轮缘涂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匀混合而成的抛光剂。抛光是,手工操作压铸产品压向高速旋转的抛光轮,使磨料对工件表面产生滚压和微量切削,从而得到光滑的表面。当采用非油脂性的消光抛光剂时,能够对光亮表面消光以改善外观。现在大部分工厂已采用振动研磨机代提抛光轮给锌合金压铸产品抛光,可以批量抛光,效率高,抛光出来的产品表面光滑度高,节省人力、物力、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