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件是三个关键元素在铸造生产,模具结构的右边是压铸生产的先决条件可以顺利进行,确保质量的铸件(平面)扮演重要的角色。由于压铸工艺的特点,正确选择工艺参数是决定因素,为了获得的铸件,以及模具它能够正确地选择和调整工艺参数和模具设计实质上是对压铸生产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预测。如果压铸件设计合理,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减少铸造板高通过率。相反,模具设计不合理,案例一个铸造设计动态设置模式在同一个包裹力,大多数在模具浇注系统,不能填写后入和南穿孔在压铸机生产,无法正常生产,铸件一直坚持固定模具。虽然固定模型腔做玩很轻,因为腔较深,停留在固定的模具。所以在模具设计时,必须全面分析铸件的结构,熟悉压铸机器操作过程,了解压铸机的可能性,并调整技术参数,主要包装特征在不同情况下,考虑到模具加工方法、钻孔和固定形式,设计一种实用,满足生产要求的模具。液态金属已表示,开始灌装时间非常短,金属液压力和速度是非常高的,这恶劣的工作环境,加上冷冲模模具热交变应力的影响,影响使用寿命的模具。
铝铸件欠铸形成原因:(1)大理表面喷涂铝液流动性不强,液中含气量高,氧化皮较多。(2)浇铸系统不良原因。内浇口截面太小。(3)附件表面喷涂排气条件不良原因。排气不畅,涂料过多,模温过高导致型腔内气压高使气体 不易排出。
压铸件壁厚度(通常称壁厚)是压铸工艺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因素,壁厚与整个工艺规范有着密切关系,如填充时间的计算、内浇口速度的选择、凝固时间的计算、模具温度梯度的分析、压力(终比压)的作用、留模时间的长短、铸件顶出温度的高低及操作效率;a、零件壁厚偏厚会使压铸件的力学性能明显下降,薄壁铸件致密性好,相对提高了铸件强度及耐压性;b、铸件壁厚不能太薄,太薄会造成铝液填充不良,成型困难,使铝合金熔接不好,铸件表面易产生冷隔等缺陷,并给压铸工艺带来困难;压铸件随壁厚的增加,其内部气孔、缩孔等缺陷增加,故在保证铸件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铸件壁厚并保持截面的厚薄均匀一致,为了避免缩松等缺陷,对铸件的厚壁处应减厚(减料),增加筋;对于大面积的平板类厚壁铸件,设置筋以减少铸件壁厚;根据压铸件的表面积,铝合金压铸件的合理壁厚如下:压铸件表面积/mm2壁厚S/mm≤251.0~3.0>25~1001.5~4.5>100~4002.5~5.0>4003.5~6.0。
传统压铸工艺主要由四个步骤组成,这四个步骤包括模具准备、填充、注射以及落砂,它们也是各种改良版压铸工艺的基础。在准备过程中需要向模腔内喷上润滑剂,润滑剂除了可以帮助控制模具的温度之外还可以有助于铸件脱模。然后就可以关闭模具,用高压将熔融金属注射进模具内,这个压力范围大约在10到175兆帕之间。当熔融金属填充完毕后,压力就会一直保持直到铸件凝固。然后推杆就会推出所有的铸件,由于一个模具内可能会有多个模腔,所以每次铸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多个铸件。落纱的过程则需要分离残渣,包括造模口、流道、浇口以及飞边。这个过程通常是通过一个特别的修整模具挤压铸件来完成的。其它的落纱方法包括锯和打磨。如果浇口比较易碎,可以直接摔打铸件,这样可以节省人力。多余的造模口可以在熔化后重复使用。通常的产量大约为67%。